中秋帖真迹价值多少?
“中秋月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
清辉朗朗照人影,思念点点洒天涯。
月满西楼诗兴发,静幽庭堂起凉风。
花香鸟语清音扬,良辰美景赏月圆。
天上人间共此时,遥祝远朋身康健! 壬寅仲秋于京华” 这首小诗,是我三年前写的。那时我刚从北大毕业,在北京一家报社供职。
中秋节前夕,报社安排我和几位同人去山西采访。次日便是中秋节,晚上我们在朔州火车站附近的一家招待所住下。第二天上午乘火车前往大同。
在朔州的这一天,我印象很深,傍晚时天气晴朗,可到了夜里就阴了;白天感觉有点热,到了夜间温度骤降。总之,变化很大。 我和同行的人住在离火车站不远的招待所里——这地方比较“乱”,各种车辆往来穿梭。
我们房间里的陈设简陋至极:一张桌几把椅,床是钢丝床,连个蚊帐都没有…… 不过,这里的饭菜很美味,价格也很便宜。老板是个和蔼的山西女人。 晚上,我们几个在房间外面乘凉,一边聊天,一边欣赏一轮圆月。
那天的月亮,确实是“分外明”。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的这句词,当时在我们的脑海中反复出现着。 我们都是异乡人,在这陌生的地方,面对冷硬的现实,想起远在家乡的亲人,内心自然泛起淡淡愁绪。 但我们此时是在出差啊,总不能愁眉苦脸。于是我提笔写了开头引用的那首诗,以自勉。 那夜,我们睡得很早。
第二天,继续踏上征程。如今回想起来,那些日子似乎就在眼前,可却又隔了很远。
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也没办法随时联系。所以,对于亲人朋友,只有“遥祝远朋身康健”,其余一切尽在不言中。 而现在,虽然通讯方便了,可时间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再也回不到过去。
现在,我可以随时给远方的朋友或家人打电话、视频通话或者发微信。 但是,我很忙。
我的时间,我的精力,我的心情,常常被各种各样的事情占据。 所以,我想像小时候那样,拿着父母送给我的那本《儿童百科全书》,从第一页依次看到最后一页,然后躺下来静静睡着——这种机会很少有了。
我也很想写一首像苏轼那样的词,来表达当下的情感。但是水平不够,只能作罢。 希望未来的日子,能抽时间完成这个“小小”的心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