蒣字五行属什么?
“酅”字的五行属性为土,与“阝(左耳旁)”、“阝(右耳旁)”的五行相同; 《说文解字》中解释:“酅,乡边邑也。从邑,息声。”“阝”是象形文字,古字形仿照山峦的形状,表示两座大山相连的样子,因此“阝”的本义就指两面有高出的建筑物。后来“阝”又指“山峰突起,像两只耳朵并排”的模样,如“双峰”,再后“阝”泛指所有小山包。“阝”的演变如下图所示: 所以“酅”这个字的五行属性应为土。
古人造字是非常讲究的。就拿“阝”来说吧,其上面的一横代表天,下面的一横代表地,中间一竖连着上下,象征人站在天地之中,“勹”表示人的头部,整个字表示人在天地之间抬头看天的景象或姿态,这正符合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所以说汉字是“形意结合”的文字。
1、《说文》中解释为“隃音俞,山名”; 2、康熙字典里解释为“同楡”; 3、徐错说是古字;
4、王念孙认为“其字从示者,借也;从金者,省也。以‘尗’作‘尗’之形,则‘尗’为‘尗’本字矣……俗书误作‘尗’,而不知‘尗’即‘尗’字也(见《读书杂志·古文部·尚书序》)” 5、段玉裁注曰“《广雅》云:‘尗,菽也。’今人呼豆为‘小豆’是也……” 我觉得他可能是想说,这个字就是“尗”字的异体字罢了! 因为上面几个答案都没有提到“尗”字是什么时候的写法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说一下我的猜测: 这个字最早出现于汉代之前,汉代人用“尗”来做字根造字的时候,“尗”的右边部分是个上边有口下边的“示”部的字,因为上边的偏旁“口”和右边的偏旁“示”都是汉字结构中的常用部件,所以,他们就把“尗”的左半边“豆”字的一部分用来表示读音,也就是现在的“叔”“菽”“梳”等字,把原来的作为字素“示”的部分改为了一个声符,也就是今天的“视”“师”“狮”等的右半边“士”“事”等等,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字形。到了东汉末年出现了楷书字体,这个字被刻入碑石之后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字形了。当然这些只是我个人的猜想啦!欢迎拍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