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用的是什么雨伞?
在民国小说和影视剧里,常看到人物手持一伞。这伞以竹为骨、纸或布为面,轻巧而结实。其实这是民间常见之物——遮阳伞。 这种用竹木做骨架的伞,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礼记·月令》里有这样的记载:“是月也,耕作有时,勤艺百工。……织纴组紃(shun),罔罟罾覆,设罝罘(fu),撒网罟鱼。”其中的“组”字,《说文解字》释为“束丝也。”“织纴组紃”即纺织丝线、编织组绢之意;后面的“罔罟”等字则是指捕鱼打猎的工具。这些文字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汉族人民就已经掌握了竹木作骨的制伞工艺。
到宋代,伞的制作技艺更加精巧。宋人周密在《云烟过眼录》里提到一种竹纸糊伞:“吴中匠人以嫩竹为骨,密排以纸,而胶粘之。”这种伞纸糊严密,颇为轻便。 明代诗人何景明有一首咏纸伞的诗,可证当时伞业之盛:“江南细雨隔风烟,万里人家只一天。个个编蒲作书笼,家家刻木作屏扇。”
清人李斗在其笔记《扬州画舫录》中记录清代前期扬州人的生活时写道:“是日也,晴则畅饮聊天,雨则撑伞闲步……”可见在晴雨两种天气里,人们都乐于手持一把伞。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明的影响,人们开始追求新颖和时髦的东西。于是,伞从民间走入上流社会。
民国初年,上海的一些服饰店开始定制“阳伞”(当时还没有普及雨伞)。这种伞色彩鲜艳,装饰繁复,有的还镶着蕾丝花边。当然,价格也很贵。 到了民国中期以后,由于洋伞质量更好且价格便宜,传统的油纸伞逐渐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