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包括哪些?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蕴、人文素养和审美追求;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它是中国人表达思想感情的特殊方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书法是使用汉字的书写艺术,它的起源可追溯至中国的商代时期,经历了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创作体系,主要包括汉字字形与结构的法则(如汉字的偏旁部首、结构等)以及笔墨纸的运用规则(如执笔方法、用笔技巧、墨法、纸的材质等)两大方面。 一、篆书
1.大篆 又称籀文或大钟文。西周晚期东移至秦地后产生的一种字体。小篆的“祖型”。《尚书》中有28篇用大篆书写的文章,其中《禹贡》、《洪范》两篇最富代表性。
2.籀文 小篆之前的一种字体,一般认为是由大篆发展而来,西周中晚期的金文中已经出现。主要分布在河南陕西一带。《说文解字·序》中说:“七国时有籀书,与古文相近,至于秦缪公时才又兴起。”
3.小篆 公元前222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产生的通用文字,由秦国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刻石文中,可看到小篆的字形和笔法,可见其成熟之早。小篆有标准字体和非标准两种形态之分。 4.古隶 秦朝末年,因战乱导致小篆无法推广普及,当时有人就根据民间流行的书体创造了古隶,即早期的隶书,其特点是笔画化圆为方,化连为断,且字形多横向发展。
5.章草 东汉末年时,因社会动荡,人们不便于书写草书,而把草书省变成简易的写法称为章草。章草的特点是一字之中上下错落,上下字之间笔断而意连,有如诗一样韵脚连绵,同时,其线条细密而富有变化,字字独立而不相连属。
6.今草 章草经过传世的魏晋时代书法家王羲之等人继续改造,变成了今草,今草的主要特点是不拘泥一字一形的写法,而是将上下二字或多字的笔势融为一体,从而使整个作品气势连贯、神采飞扬。代表作有晋代王羲之的《十七帖》及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等。
7.行书 介于今草与楷书之间,比今草更趋简易、快捷、流畅。相传是在东汉末期形成的,至今已有近二千多年的历史了。其特点是书写简便,书写速度快,而且易于认读。
8.草书 一种讲究快速书写的书体,分今草、章草和狂草三种。章草出现较早,西汉时期的史游创制了《急就章》,标志着章草的诞生;今草的形成约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国的书法家曹魏的钟繇最先提倡,其学生卫铄传授的书法被后人称为“笔阵图”,成为今草的基础;唐代的孙过庭将今草发展得十分完善,形成了风格独具的“书谱”。
9.楷书 亦称正书,楷书的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字形基本固定,点画安排精妙,疏密匀称,章法整齐划一。因其字形较为规整易认,故深受人们的喜爱,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也以楷书的居多。
二、隶书
10.秦隶 西汉中期以前盛行的小篆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简化字体,流行于战国中期到汉代。秦隶是汉隶的前身,它上承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鸟书、虫书(也称篆书),下启汉隶,对后代文字演变的影响非常深远。
11.汉隶 东汉时期通行的隶书,也叫八分。隶书起源于秦朝,兴盛于汉朝。
三、楷书四大家指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四人。 12.颜体 颜真卿(公元709-785年),是唐朝中期杰出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又得张旭笔法传承,又吸取初唐诸家的优点,博采众长,自成一格,世称为“颜筋柳骨”中的“颜筋”。颜真卿的楷书被称为“颜体”。
13.欧体 出自唐人欧阳询之笔,以骨力劲健见长,有“欧洲”之称。 14.柳体 由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所创,字体遒劲雄伟,瘦硬挺拔。 15.赵体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体,有“赵体”之称,其书风俊逸飘逸,流媚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