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儿童发热怎么退热?
如果孩子反复发热,一定要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孩子反复发热,多数是因为病原体没有消灭或者感染没有得到控制导致。这时如果使用解热镇痛药物,症状可能会暂时缓解,但药效过去后,体温又会反弹回升。这种情况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当然,有时孩子反复发热,并没有明确的病因,可能是由病毒性感染引起。这种情况下,一般经过5—7天的自我修复,机体产生抗体,病愈后不会出现反复发热的情况。但如果在发热期,孩子的精神状态一直较差,出现烦躁、哭闹等情况,而且经抗病毒等治疗后体温仍居高不下,或者有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一般来说,对低龄儿童(年龄小于3岁)或高龄老人(年龄大于65岁),以及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慢性心肺疾病)和孕妇,出现发热时,最好先去医院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可能性后再进行物理降温等方法处理;而体质较好且无基础疾病的人群,可考虑自行处理。 目前很多家庭都会储备一些常用药品,以便应急之用。对于低龄婴幼儿来说,用药需要格外慎重!家长不要盲目给孩子吃退烧药,以防发生不良反应。
临床上常用的退热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其中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物理降温和方法,而药物则分为口服给药和注射给药。
(1)物理降温法。 通常用于高热患儿,尤其是小婴儿,当药物退热效果不佳或病程过长,体温波动不稳定时,可以使用物理降温。可使用温水擦拭宝宝皮肤,通过蒸发作用带走体表的热量,达到降低体温的目的。
(2)药物退热。 当宝宝高热持续不退时,可适当应用药物帮助降温。 对乙酰氨基酚是儿科常用的安全、有效的解热镇痛药物。对乙酰氨基酚通过对中枢神经进行调节,从而起到驱热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对乙酰氨基酚的服用剂量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服用,切不可盲目增加用量。 除了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外,还可以注射布洛芬。
该药物属于非甾体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解热、镇痛的效果。由于该类药物可能诱发肝肾功能异常,因此不建议长期使用。 对于高热不退的小儿还有中医理疗措施。
例如,针灸退热效果良好且安全可靠,可根据情况选择大椎、曲池、合谷等穴位进行针刺,并加用艾条灸足三里穴,每次10~15分钟。耳穴压豆也能发挥很好的退热作用,家长可以让孩子配合按摩双侧耳廓及外侧部的耳背沟,直到耳朵发红发热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