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如何看春晚?
我们是怎么看春晚的,美国人就怎么看待。 也就是一个电视节目而已,只不过这个节目的体量和收视率都很大罢了。 而且这个节目的存在意义也不是看春晚的人所理解的,或者可以说看春晚的人理解错了。
春晚并不是给“人民”看的,更不是“基层百姓”,“农民工”,“屌丝”看的。 春晚的核心观众是“新中产阶级”和“中产边缘人群”。
为什么是这两个群体呢? 这个群体的特征很明显:受教育程度较高(本科以上),有一定的收入,但收入并不很高,所以购买力很强但存款不多;工作稳定但不至于太忙,有时间照顾孩子和家人,所以对传统文化、节日氛围很向往;生活在一个较为健全的社会体制中,对国家民族未来充满希望。
同时这个群体对西方文化有着很强的包容性,他们可能更倾向于把春晚当作一个“外国人的眼睛观看中国”的节目来看。 所以春晚外国朋友的节目会特别受欢迎,比如2015年欢乐喜剧人外国选手那个节目,能登上春晚舞台已经很了不起了,舞台效果和表演水平也都很不错。
还有2013年非常火的《时间都去哪儿了》英文版,这首歌在国外视频网站上的播放量相当大。 再说说春晚的小品和喜剧作品吧,虽然今年小品《扶不扶》有点争议,但之前小品《不差钱》《搭把手不孤独》《不能让他走》等反应的都是“新中产阶级”和“中产边缘人群的喜怒哀乐”,这些人和他们的伴侣孩子看完之后都能产生强烈的共鸣。
最后来说说周杰伦的演唱会,这个真的没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