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有什么?
1、“和”文化 中国自古就有“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的思想,认为不同的事物,只有协调配合,相互沟通,才能不断前进和发展;相反,如果一味求同,就会停滞不前。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提倡互相尊重、寻求共识、团结合作,而不是一味的寻求共性而抹杀差异性。 20世纪50年代,费孝通提出了著名的“乡土中国”,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即“如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一圈的波纹,每一波纹代表一个层次的社会。”(费孝通,《乡土中国》)这实际上指出了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是建立在群体基础上的,是需要彼此认同、协商一致的。
2、“礼”文化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家层面上讲,孔子就提出“克己复礼”(《论语·颜渊》)的主张,认为只要每个人克制自己的欲望,遵循礼的规定,天下就会大治。从个体上讲,每个人都应该知书达理,遵守礼仪——所谓的“彬彬有礼”,这也是中国人特别注重个人修养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这些理想状态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家"观念 家和万事兴。家庭是我们社会的细胞,是爱的源泉。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家庭生活,讲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妻随,夫妻间的恩爱,父母对子女的呵护,子女对父母的回报都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好的原生家庭对人一生的影响都至关重要,因此我们更应该珍惜和维护好自己的小家庭。 在外,中国传统又讲究“家国天下”,把家国看作是整个社会的基本单元,为国尽忠、为民尽责是个人崇高的追求目标。
4、“人"地位 人是目的,不是工具。这是西方经典哲学关于人的命题。在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说法——“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强调的是做人要做正道之人,不要做穷人。儒家提倡的“仁”,也就是爱人,也要把这个爱推广到所有人身上去。所以,无论是“以人为本”,还是“关心人、爱护人、造福人”都体现出对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