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翡翠是真的吗?
古玉指的是汉代至今的玉石玉器,但重点在“古”字上,这个“古”是相对而言的,它并不限制年代久远,而是说明年代能够考证或者相对可靠一些,而翠,自然说的就是翡翠了。 简答一下问题:什么是古翡翠? 古翡翠就是老翡翠、古董翡或称古董翠,指的是近代(清末民初)以来发现的翡翠。
18世纪开始,印度作为翡翠矿产区向国际社会输出原料,英国、俄罗斯和奥地利进口翡翠料,切割加工后出口到美国市场。随着西方势力的入侵,翡翠的进口渠道逐渐掌握在他们手里,中国传统的南红、青金石等进口宝石的地位被翡翠取代。 清晚期至民国初年,由于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困苦,玉器行业进入最萧条的时期。
虽然玉器行业不景气,但是社会上的达官显贵、富商巨贾们对玉器的需求却丝毫没有减少;相反,因为战乱导致玉石原料产量降低,原料价格水涨船高,精品更加难得,很多雕刻师反而因此收入大增。 这一时期很多玉器作品都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比如佛头、观音、香炉等。当然,这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
自辛亥革命之后,共和建立,但动荡不安,百姓生活没有保障,于是很多人皈依佛教,寻求安慰;再加上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顾及中国,日本势力在我国急剧膨胀,为后来日本的侵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这一时期的玉器作品往往都刻有吉祥图案,寄托着人们对太平祥和,国泰民安的向往之情——比如祥云瑞鹤、和平鸽、如意莲花等等都是这个时期出现并流行起来的玉雕题材。
从上世纪20年代起,上海、天津等地相继开办翡翠厂,采用机器设备的琢碾技术制作翡翠器件。新技术的应用,不但极大提高了翡翠器件生产的效率,也使得原本高档的翡翠制品的价格有所下探,更刺激了国外市场的需求。
到了30年代,云南瑞丽一带也开始有工厂生产翡翠制品。但由于技术要求高,生产设备落后,成品率很低,因此成本居高,产品多以高端首饰为主,销路多在香港及东南亚地区。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消费结构也随之改变,奢侈品消费快速增长。同时随着海运事业的进步、运输成本的下降,原先通过香港等地中转的进口路线改为直航,减少了关税支出,大大降低了进口成本,极大地刺激了国内翡翠市场的繁荣。 在这一阶段,翡翠不再只是达官显贵的专属品,它逐渐走向大众,成为平民消费的珠宝之一。并且由于互联网购物的普及,消费者可以选择的商品渠道增多,消费模式也逐渐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