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书法四大家是谁?
一、欧阳询 (约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今湖南长沙) 。
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太子率更令,又称“欧阳率更”。与褚遂良、虞世南并称“欧褚虞颜柳”四大书法家。欧阳询精通文史,工于书法,尤以楷书著称于世,世称“欧体”。其楷书名重当时,并流传后世,对后世影响很大。其楷书《兰亭序》临摹刻石甚多;小楷有《皇甫诞碑》等,结体严谨,法度完备;行书有《卜商河内子问》及《张翰思鲈帖》、《千字文》等,笔法遒劲婉畅,风格清秀俊丽。他一生著录的书目约有30余种,但大多已散失不全或不传了,现存的仅有些碑跋和零星著作。如《八诀》、《传授诀》、《用笔论》、《六书正伪》、《初学记》等,其中《笔法》一篇,比较具体地总结了欧书的创作经验。
二、虞世南 (公元558~638年),字伯施,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是隋末至初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吴中四士”之一,又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代四大家”(或“初唐四大家”)。唐太宗时任秘书监,故后人又称他为“虞秘监”.
虞世南为陈朝太常卿虞寄的孙子,隋炀帝即位后任黄门侍郎,后历任弘文馆学士、秘书监等职,并受封永兴县侯. 贞观十二年(638年),卒于长安,享年八十一岁,陪葬昭陵。李世民亲自作悼文,称其“博通经史,特善隶书”(见《旧唐书·虞世南传》),并与虞世南撰写的《孔子庙堂碑》一起被推为“世法书”,可见李世民对他的赏识与器重。
虞世南在政治上曾参与机谋,出为京兆郡丞;早年遭受贬谪,放还之后,闭门读书,不慕名利,潜心学问,为人儒雅有风度,因此得到隋文帝和隋炀帝的两朝重用。虞世南是“吴中四士”中最长者也。
三、颜真卿 (709~785)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西安)人.开元间中进士,出任监察御史.后因得罪权贵,贬升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德宗时在凤翔、段秀实被杀后,逃奔河西,为辟毒而饮酒致死,封鲁郡公,谥忠烈. 真卿博学多才,擅诗文书法,尤其以正楷闻名天下,后人将其列为“唐人书圣”之首.
颜真卿是唐代中兴名将,他在安史之乱中被任命为平原太守,起兵抗击安禄山叛军,因功累迁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为河北招讨使,败史思明于嘉山县(今安徽明光西南)“。广德二年(764),代裴敦复为御史大夫、汴宋节度使,进封鲁郡公。大历七年十二月十二日(773年初)病卒于任所,赠司徒,谥曰文忠。”[2]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开创新楷体,人称“颜体”,与其师褚遂良同列“初唐四家”——褚、欧阳询、虞世南和颜真卿。他的传世作品很多,代表作为《多宝塔感应碑》、《东方朔画赞碑》、《麻姑仙坛记》、《颜氏家庙碑》、《自书告身》等。
四、柳公权 (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 穆宗立,召拜右拾遗、直弘文院,长庆三年 (823),授翰林校书郎,迁左拾遗,居十年调任京兆府司户参军。武宗即位,由朝议大夫擢吏部员外郎。会昌元年四月,转起居舍人。会昌六年,以工部侍郎同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进封河东郡公,赐紫衣。宣宗即位,以本官守尚书右仆射,进封河东郡开国公,加中书令。大中五年六月卒,终年八十八岁,追赠太师,谥文惠。
柳公权初学王羲之,后又学颜真卿,继学孙过庭,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自成一家,与颜真卿齐名,世称“颜柳”他们两人同为楷书体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