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和儿童的区别?
谢邀,首先排除身体生理上的区别(身高、体重、性发育等) 我们讨论的一般是心理上的“少年”与“儿童”。而心理年龄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同样经历一个青春期,有的人可以平稳地度过,不暴不躁;而有些人则可能成为“问题青少年”。这跟家庭教育、成长环境和社会因素都有关系——当然,基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现在一般认为,心理年龄段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1.0-6岁,天真无邪的童年期
2.6-12岁,自我意识形成的萌芽期
3.12-18岁,青春叛逆的挣扎期
4.18-24岁,摆脱依赖走向独立的成年初期
5.24-32岁,拥有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的成年早期
6.32岁以上,经历生活磨砺的自我定位期 在上述各个时期,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从而赋予每个年龄段独特的主观体验。
在“少年的边界”这个问题上,目前心理学界比较有共识的是指出“少年”通常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特定的年龄阶段,二是指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所具有的特征。 根据以上划分,人的不同年龄段通常被称为“人生之春”“青春之年”等等。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人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存在明确的界限。而且从儿童到少年再到青年,也不是逐渐更替的过程,而是同时存在于不同时期的混合体。 在区分“少年”和“儿童”的时候,我们只能根据主客观的判断加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