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退市吗?
基金市场有严格的监管措施,但并不意味着基金公司或基金经理不会犯错。 2015年“股灾”中,A股暴跌,很多股民损失惨重。然而,在这次灾难中,有一类投资者的资产却出现了暴增的现象,他们就是购买私募基金的人。 当时有很多比较“出名”的私募,譬如徐翔的泽熙、赵丹阳的汇豪,这些私募的基金经理因为其“神奇”的操作在危机中获得了惊人的收益,给旗下投资者带来了巨额回报。
不过,市场上总有“吃亏”的投资者。2015年6月,一则消息让人吃惊:北京一位投资者购买了某明星私募基金的产品,该产品在当年3月份还正常运作,但到了6月份,该产品就突然“失踪”了!这位投资者购买的这一产品,是该私募旗下的一个子品牌,名为“致诚优选”。
据北京这位投资者描述,他投入了700多万元,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把钱转给了该私募公司的财务人员,双方签订了合同。但是到了6月份,该投资者准备赎回自己的资金时,却发现基金公司不见了!原来,这家私募公司注册地在深圳,但是在北京却有办公地点。当这位投资者去北京办公室索要基金合同和赎回材料的时候,才发现该公司已经人去楼空。
除了这个例子外,还有很多小规模的私募跑路的事件被报道出来。我们首先需要树立一个观念,就是无论公募还是私募,都是有风险的,且存在违约的可能性。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跑路的私募都是些名气不大、规模较小、管理团队素质较差的“杂牌军”,但实际上,一些老牌的大型私募也同样出现过违约情况。
2014年至2015年间,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日常监管中发现,华宸金融控股(现更名为恒天华宸基金)存在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经多次约谈公司管理层以及实施现场检查后,中国证监会于2018年1月对该公司作出[2018]9号行政处罚决定,认定其违法行为属于《证券法》规定的欺诈发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