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金条收藏价值多少?
先引用一句鲁迅的话,“只要是石头,就能够发光”。 这句话用在“民国时期的黄金条”上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无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千疮百孔”,还是现在的经济腾飞、人民生活富足,我们的国家总是能够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设计创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 所以啊,民国时期的这些“黄金条”虽然经历了抗战、内战和新中国初步发展的大环境,但毕竟是“真金不怕火炼”,它们仍然熠熠生辉,其价值更是丝毫未损。
1935年,国民政府统一币制,发行法币,规定:“人民币=法币=美元=英镑”。并颁布了《通货管制条例》。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抗战全面爆发,国府西迁重庆,法币的信用开始崩溃,银价不断上涨。为挽救危局,国府于1942年开始增发钞票,以比值1:700的比例兑换金银。自此,法币完全贬值,金价暴涨。到1945年夏,每盎司黄金高达8万元(法币)。
抗战胜利后,国府从重庆迁回南京,继续执掌大权。为扭转财政赤字,巩固自身地位,一方面大量印发钞票,另一方面又严禁白银外流。在双管齐下的干预下,上海等地的黑市交易被严厉取缔,金价被强行限制在每盎司1.6万美元的水平上下。 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国际形势的转变,日币、英币等纷纷贬值,美元也出现疲软,作为战略物资的金属材料价格飞涨。此时中国虽已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但在国际上仍受到美苏两大国势力的钳制,国力尚未完全恢复。为了应对越来越严峻的经济发展形势,中央政府决定放手利用市场机制,实行物价改革。于是在1979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调整外贸出口结算汇率和放开外汇价格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今后凡进出口贸易或外贸部门代理企业购销商品时,应一律按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卖出汇率计算价款,即按实际成交数额向国外支付等值人民币。过去国家规定出口外汇留成或补贴的办法一律取消。” 金价的自由交易市场就此建立起来。
自那次调整以后,人民币/美元汇率基本维持在1:5左右波动。而金价则一路飙升。到1980年底,一盎司黄金已经上涨到了4708元人民币。 那么,时至今日,这些民国时期留下的金条到底值多少钱呢? 我想说的是,千万不要小看民国年间这些“不值一提”的小小金条,它们可是有着巨大升值空间的“宝藏”哦! 目前国内艺术品拍卖会上的“重头戏”——黄金拍品大多是来自清朝晚期或者民国初年的“老金条”,这些“宝藏”不仅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且数量也相当可观。
2011年深圳文交所首次推出“民国金条”现货交易,上市品种包括“孙小头”、“袁大头”及“开国纪念币”等,最高单价达到1000元/克以上;而2013年北京保利秋拍出现的两条“袁大头”金条更以103.2万元、107万元的成交价创出业内新高。 那么为什么民国的金条能拍出这么高的价钱呢?
首先因为数量多。据统计,我国目前流落在民间的金条至少达700吨之多,而这些仅仅是近代军阀混战、国共对峙时期所铸金条的一小部分。另外,还有许多在历史上被耗尽的银元也被百姓们收集起来,重新注入货币流通领域。
其次是因为这些金条的造型与当今的硬币十分相似,便于保存和携带,加之其面值较小,易于兑换,所以很少被发现倒卖,流失情况相对较好。 第三则是收藏者们的喜爱和支持。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以及人们审美趣味的改变,许多古玩市场、艺术品交易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金条精品。这些看似其貌不扬的“旧金币”之所以能够价值连城,正得益于老百姓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