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醴陵星火值钱吗?
2009年,国家文物局批准了“炎帝陵”项目立项,准备在湖南醴陵市新建一座炎帝陵。消息传出后,舆论一片哗然。 作为中华民族始祖的炎帝神农氏,其陵墓究竟在何处一直是个谜。20世纪5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编撰的《辞海》中载:“炎帝,神农氏之别名也。据《晋书·祭祀志》记载,炎帝陵在邯郸房水东。”“旧时,京师正月朔日,遣官祭炎帝陵于房水分祀。”
1973年在陕西米脂县发现的一号汉墓和二号汉墓可能是西汉初期卫青、霍去病家族的墓地,一号墓出土了一块刻有“神农之丘”的石碑,二号墓附近发现了汉代陶俑。此后,人们认为炎帝陵就在陕西省米脂县内。但令人惊奇的是,在陕西米脂县城西南约15公里处的沟壑间,有一个小村庄叫“隆德村”,村边有一土山,当地人称之为“凤凰山”。山的南麓是一个方圆数里的平原,平原上长着成片的梨树和桑树。在桑树的中央地带有一个土台,高约6米,四周用泥土夯筑而成。当地人说这是炎帝神农氏的陵庙,每年春分、秋分时都会有许多人来此祭祀。
除了这一说法外,还有人认为黄帝的陵墓可能都在河南巩县。1984年在河南省巩县城关乡河洛镇东北约两公里的地方发现了“轩辕丘”遗址。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两座大小不一的土冢,较大的一个长约50米,宽约30米;较小的一个长约40米,宽约20米。传说大的就是黄帝的陵墓,小的则是黄帝的儿子舜的陵墓。 如此多的遗址让学者们十分头疼。为了理清头绪,有人提出了“二重证据法”。所谓“二重证据法”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对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进行综合研究,以确认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古迹的具体位置。这个方法首先由梁启超提出,他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指出:“我们研究中国历史,需要有两个东西,一个是‘史’,一个是‘地’(即地理)……要‘寻‘地’的踪迹’,须用‘科学的手段’……” 在考古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人们终于找到了炎帝陵和黄帝陵的准确位置。 1999年到2001年间,湖南省炎帝故里研究会联合国内多家考古科研机构在醴陵市阳嘉湖农场东部和东北部进行了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活动。经过鉴定,在此处地下约四米深处发现了大量的商周时期文化遗存,同时这里还发现了十几座西周时期的古墓葬,以及大量用以祭祀的礼器。